內容簡介
★ 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暢銷書
★ 英、美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傳記
你以為自己認識某些人,但背後卻隱藏著許多祕密。
一段失衡的體操人生,一位突然出現的妹妹,
最戲劇化的際遇,在生命缺憾裡再次找回幸福的原點。
嗨,多明尼克:
我名叫珍妮佛.布瑞克。……自我大約六歲左右,就對體操十分著迷,而且我總是關注出現在電視上的你。……你一直是我的偶像,沒想到你竟是我的姊姊!
我不知道自己讀了多少次珍妮佛的這封信。
她已經等待了四年,但我接到這個消息還不到四小時。
有時我醒來,依舊會疑惑這一切是否都是夢,
我是不是真有個「不存在的妹妹」?
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,多明尼克•莫恰努所在的美國女子體操隊,成為美國第一次摘金的女子體操隊伍,當時十四歲的她,是其中最年幼的成員。奧運光環背後,卻暗藏著無盡的訓練、挑戰與黑幕;然而,對多明尼克來說,更難以置信的是,十年後一封突如其來的信件,揭開了莫恰努家族的祕密──她的親妹妹,剛出生就因「沒有腿」被父親送走。
多明尼克在書中直視自我,勇敢揭露童年時期的種種創傷與壓力、奧運體操的內幕,以及與父母決裂、對簿公堂之隱情。同時也娓娓道來,她如何從獲知自己還有個妹妹而感到不安,逐步體認到血緣的奧妙;她那「不存在的妹妹」同樣熱愛體操,從小便把她當成偶像,更突破身體障礙,奮力往這條路上邁進。一連串的驚奇與巧合,這段歷程引人入勝、激勵人心,讓人看見生命的奇蹟與勇氣。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 多明尼克‧莫恰努(Dominique Moceanu)
生於一九八一年的多明尼克.莫恰努,公認是當代最偉大且成就最高的體操選手之一。她十四歲即贏得奧運金牌,是奧運摘金的美國男女選手中年紀最小的體操選手,也是最年輕的全美錦標賽高級組全能冠軍(那年她才十三歲)。同時她是世界錦標賽中最年輕的體操選手,最年輕的美國體操隊國手,以及出現在Wheaties早餐穀片盒上最年輕的運動員!
她的父母是羅馬尼亞移民,讓她從三歲起就開始練體操。
多明尼克與原為體操選手的足與踝部醫師麥可.卡納萊斯婚姻幸福美滿,育有卡門和文森兩名子女,現居克利夫蘭。 譯者介紹
莊安祺
台大外文系畢,印地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。譯作包括《我的大象孤兒院》、《創作者的日常生活》、《美味不設限》、《巴黎人》、《萬病之王》等。
目錄
道德叢書之一《模範人生觀》
勤學篇、立志篇、氣量篇、事師篇、同學篇、交友篇、居鄉篇、還金篇、酒色篇
道德叢書之二《婦女故事》
賢母篇、賢婦篇、孝婦篇、節婦篇、孝女篇、惡婦篇
道德叢書之三《家庭美德》
夫婦篇、父子篇、兄弟篇、叔姪篇、宗族篇
道德叢書之四《孝史》
尋親篇、救親篇、養親篇、侍疾篇、孝感篇、顯親思親篇
道德叢書之五《官吏良鑒》
清廉類、循良類、忠直類、仁德類、奸邪類、建設官、財務官、考試官、外交官
道德叢書之六《法曹圭臬》
審檢官、椽屬、獄官、律師
道德叢書之七《民間懿行》
士篇、農篇、工篇、商篇、醫篇、雜篇
道德叢書之八《軍人道德》
忠義類、仁德類、謀勇類、屯墾類、殘暴類、奸貪類
道德叢書之九《考試佳話》
得名類、復名類、失名類
道德叢書之十《巧談》
善例、惡例
道德叢書之十一《人獸之變》
靈異動物、人變動物
道德叢書之十二《命相真諦》
遷善篇、改過篇、變惡篇、定數篇
道德叢書之十三、十四《富室珍言‧賑務先例》
善例、惡例
道德叢書之十五《冤孽》
訴冤篇、顯惡篇、報仇篇、現形篇、索命篇、投生篇、冥罰篇、夙孽篇、心鬼篇、地獄寫真記
自序/導讀
推薦序
在不平衡的生活中尋找救贖方祖涵
「儘管那是罪惡的事,我還是接受你的賭注,你馬上就會後悔,因為我是全世界最好的。」
年輕的提琴手強尼遇到前來挑戰的魔鬼,贏的獎品是純金打造的提琴,輸了就得獻出靈魂。
魔鬼先開始演奏,琴弦上冒出滋滋的火聲,惡靈組成的樂團在背後伴奏,準備把年輕的靈魂帶走。強尼默默地聽完,用松香把琴弓好好擦拭一次,然後用盡自己的力氣彈了這首歌:《魔鬼輸給喬治亞》。
一九九六年,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奧運,美國隊七仙女裡最年輕,也最受觀眾歡迎的多明尼克.莫恰努,在查理.丹尼爾樂團的這首民謠提琴間奏聲入場。
十四歲的多明尼克,當年只有一百三十公分,三十一公斤,像是小精靈一般,輕盈地展開擅長的地板動作,一氣呵成的舞步配上活潑的樂音,全場觀眾在她空中兩圈半的後轉裡熱情地沸騰。
一直到今天,很多人還認為這是體操史上最好的音樂選擇,多明尼克精采的表演也是奧運最令人記憶深刻的片段之一。
曲畢,認輸的魔鬼垂著頭,把金提琴放在強尼的腳邊,靜靜地離開。就在這天,美國隊首次擊敗宿敵俄羅斯與羅馬尼亞,拿到奧運女子體操的團體金牌。
然而,對多明尼克.莫恰努來說,來自魔鬼與惡靈的糾纏,卻沒有因此結束。出生在威權教育的家庭,面對暴力的父親和充滿心機的教練,小女生的體操天分,換來的卻是被剝奪的童年,還有孤單的成長記憶。
體操場上最注重的是平衡,多明尼克可以在寬十公分的窄木上輕鬆地後手翻,自己的生活卻再也不能平衡;從魔鬼那邊贏來的金提琴,是莫恰努家庭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關鍵,小女生卻幾乎永遠失去了自己的靈魂。
直到有一天,多明尼克遇見自己從未謀面的妹妹,與深愛她的先生,終於開始艱苦的自我救贖。
這本精采的回憶錄,紀錄的就是三十歲的她,檢視過去的人生,尋找平衡的過程。讀著多明尼克一路走來的種種故事,除了為小女生感到心疼,也不禁為她在困境中展現的力量驚嘆。
如果你是運動員,這本書會帶來很多勇氣;如果你喜歡體操,這本書有很多幕後的紀實;如果你跟我一樣,是個疼愛孩子的家長,這本書更是寶貴的提醒──
我們應該要開口讓孩子知道我們的愛,應該要聆聽孩子的心聲,應該要記得,沒有任何一把金提琴,值得用孩子的一生當作賭注。
(本文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、《天下雜誌》專欄作家。)
內容試閱
兩個妹妹
年紀輕輕不過十七歲,卻已經走遍全世界,贏得奧運金牌,並且公開與父母決裂、對簿公堂。這樣的人生,若想再增添什麼驚天動地的事,恐怕並不容易。然而,發現我有個妹妹珍妮佛,可真是個天大的意外驚喜。
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日,我才發現自己竟然還有另一個妹妹。那時我正在念大學,而且已經懷胎九月,即將初為人母,還正準備要參加期末考。我雙腳浮腫,大腹便便,身軀笨重得連課桌椅都擠不進去。但取得大學學位是我早就對自己許下的承諾,不管是否即將臨盆,我都非得考完這些期末考不可。
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,眼前正是典型美國中西部的冬日,又冷又濕,天空一片灰茫茫。我只想趕快考完試,回家泡杯熱巧克力,蜷縮在毯子裡,等著我的第一個寶寶出世。只可惜這如意算盤暫且還不能實現。我得先去郵局一趟,然後趕快去上輔導課。
這個星期郵差剛送來一封掛號信,但因為我不在家,所以沒有收到。掛號信通知單已經躺在我桌上好幾天了。我把裝滿商學課程的背包拖進車裡,肚子裡的寶寶用力地踢了我一下,害得我差點失手把掛號信通知單掉進寒風冷雨之中。我完全沒料到這張小小的通知單,竟然會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──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
身為體操選手,我的人生一直都充滿挑戰,而這些挑戰也為我塑造了未來。打從學體操的第一天開始,我就被教導要不計一切作好準備。然而,那天我把車停進郵局的停車場時,心裡卻毫無防備。
等到我排進隊伍中,才開始疑惑,究竟誰會寄掛號信給我。知道我家地址的只有家人和朋友。我望著附近的窗戶,看到雨勢越下越大,絲毫沒有趨緩的跡象,我想趕快回家,不要在郵局裡乾等。現在是耶誕季節,郵局人潮洶湧,隊伍比平常更長更慢,我有許多事要做,卻只能站在這裡乾瞪眼,心裡不由得煩躁起來。好像除了我之外,人人都在寄包裹或卡片給世界各地的親友似的。
總算輪到我排到最前面,領到了我的小包裹,走回雨中。
正當我笨拙地閃避水窪之際,恰巧瞥到信封上的名條。那彎彎曲曲的草寫字母看起來如此親切,但我卻從未聽過寄件人的名字。回到車上後,我撕開包裝封套,拿出一堆物品:一封打字的信,一疊照片,還有一些法院文件。老天爺,該不會是有人告了我吧!但接下來,我卻在一份文件上看到我所熟悉的事物──我父母的筆跡。
那封信長達一頁半,整齊劃一的文字,意思很明確,情感也十分直接,但令我覺得天旋地轉,即使其中的文字很簡明易懂,我卻依然努力想要瞭解它的意思。我早就知道我這輩子是個養女……還有我的本姓是莫恰努。
我慢慢地讀這封信,一遍又一遍。我感到十分驚愕,幾乎喘不過氣來。我坐在駕駛座上,凝視著窗外的車子在停車場裡進進出出,那麼多的母親、祖母、叔叔、伯伯拿著耶誕節要交寄的包裹,在雨中來去匆匆。
她名叫珍妮佛,顯然她是我的親妹妹,在一九八七年被送走,讓人領養。這封信上說,珍妮佛知道她是羅馬尼亞後裔,但一直到她十六歲,養父母才決定把她的身分告訴她。他們透露了她親生父母的名字,還有我──她的親姊姊。她寫道,她已經等了四年,才直接和我聯繫。
我覺得我該有機會告訴你,向你證明我不是瘋子……我相信你看了這些文件之後,就會明白我是認真的。
這可能嗎?我想道。我努力回想一九八七年的時候。珍妮佛出生時,我應該已經六歲,我母親當時有懷孕嗎?為什麼我不記得?我的人生是一連串奇特的冒險,充滿了高低起伏,一則又一則的新聞...